康康的斜槓人生

一個從生活到創業故事的地方

0%

元智資傳碩 研究所考試入學心得

前言

先說結論

113年年底時我就先甄試入學過了,只可惜以備取最後一名之姿落榜了。

而在114年年初時,我又考試入學一次,只是元智資傳,不管是甄試還是考試,都是以純書審的方式篩人。

最後也成功在7月17日 漢光演習時,備取上。我愛 漢光演習

成績

考試方式 名額 成績 結果
甄試入學 4 73.33 備取 7
考試入學 6 74.67 已報到

至於為什麼選擇元智而不是其他學校

一是資訊傳播我覺得比較接近我最近在做的事

用 Vibe coding 實踐我的夢想 + 上我以前讀過兩年的資訊工程學系,我覺得對於資訊這塊我還是有興趣的,只是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沒有考慮過要讀資管跟資工,是因為我覺得研究所可能是我最後一次讀書了,還是要讀自己讀得來的東西,不然最後2~4年可能會是在地獄中渡過。

而元智的資傳系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跨領域性,不僅有理論基礎,更有應用與實作的空間,讓我能夠延伸大學所學,挑戰更多可能性。


真正的心得文 aka 逐步拆解我的備審跟大學生涯

說實在,以我的在校成績,能夠踏上研究所這條路根本跟鬼一樣,是真的滿奇蹟的。

先無論是不是癲癇或者我的精神狀況影響了我的求學,我自認為我大學五年,花了大半日子都投放在學生自治上,因此我能展現我自己的經歷與資訊傳播有正向相關度的比例其實不高。

大學時期學生自治相關經驗

時間 職位
109 學年度上學期 學生會學術部部長
109 學年度上學期 學生會資訊部部長
109 學年度上下學期 校務會議電資學院學生代表
109 學年度下學期 學生法院選務委員會委員
110 學年度上下學期 校務會議電資學院學生代表
110 學年度上下學期 校園規劃與興建委員會學生代表
110 學年度上下學期 學生議會不分區議員
110 學年度上下學期 學生議會副議長
112 學年度上學期 學生會副會長

進了文創系後,學到的程式設計不外乎就是一年級張陳教授的Python 程式設計,而且那門市全英語授課,要感謝我高中時的女友-魚。要不是她拉著我去台大資訊系統訓練班修過一學期的Python 不然我很可能連文創系的程設都過不了。

( 這張是聯大開給我的EMI課程修讀證明,雖然我不知道可以拿來幹嘛。而且早知道他會額外發一張證書,我就會多修幾門全英語的課程了)

而檢定跟證書的部分,或許我沒有像是其他同屆同學來的多,但我還是有花時間在專研企劃能力上,近幾年我屬於那種在工作場合遇到需要麼能力證明,才去考什麼來證明自己有符合工作需求的狀況,所以就沒學弟妹來的多。

時間 名稱
107 年 Ewant 育網線上修課平台-IBM 認知學堂-資料科學入門修課通過證明
108 年 臺灣大學資工系資訊系統訓練班-Python 程式設計推廣教育結業證書
108 年 資策會資安所-物聯網資訊安全能力認證書
111 年 TBSA商務企劃能力初級檢定
113 年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認證
113 年 TSAA 服務稽核證照

這裡補充 TBSA 的證照是不小心拿到的,因為當時海豹找我去參加TBSA的企劃競賽(這裡後面會提到),而我們也成功取得全國佳作的成績,他的獎品就是免費考TBSA的證照,我就跟海豹借書去考了。

而 GA4 則是文創系必修的電子商務課,筑軒說有去考的同學考過能加總成績的分數,我就去考了,但其實我111年也考過了,但他的有效期限好像只有一年,有要放備審的朋友自己再注意一下有限期限的問題。

TSAA則是神秘客的執照,感謝胡老,我們那時免費考試+上併在期末考時一起考,超方便的,畢業的最後一張證照。

至於為什麼會將學生自治以外的剩餘時間都投入在資訊上呢?這部分其實有一點運氣的成分。在升上大學之前,我對於大學資工系的想像大概是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資訊競賽或是自組團隊共寫 Side Project上 ,但實際就讀之後發現不一樣,或許是終究是理組科系的緣故,資工系的課程大多都圍繞在數學領域的知識居多。很快的我便發現這樣的環境並不是很適合我,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尤其是當時是社會組升上來的我,對我也是一大的痛苦,也逐漸的沒辦法在學科上提起勁。為了不要變成一個什麼都很爛的人,我便開始將重心轉往了更有興趣的資訊這條路,以及轉系這條路上來考慮,也恰巧當時我去文創系修了經濟學,雖然文創的經濟學是真的很簡單,但他卻是讓我在大學剛開始,不被徹底擊垮的一道窗,也算是間接的推動我探索更多的創業領域,真的很幸運能夠遇見文創系當時的主任-李威霆教授。

現在來提到我的競賽紀錄,雖然比賽數量不到特多,但能放在上面的最後都有進全國賽至少也有縣級賽的資格。

時間 名稱 名次
107 年度 校內數理資訊學科競賽-資訊科 第三名
1080331 梯次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程式設計納入 108 課綱的影響 特優
1081031 梯次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2023 年教官退出校園 校內特優
108 年度 校內數理資訊學科競賽-資訊科 第二名
108 年度 北二區數理資訊學科競賽-資訊科 入圍複賽
108 年度 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大桃園組 第三名
108 年度 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高中職組 第二名
109 年度 台灣癲癇醫學會-「關懷癲癇」徵文比賽 成人組佳作
110 年度 LINE FRESH 校園商業企劃競賽 資格審查通過
110 年度 第十九屆育秀盃創意獎 - 永續實踐+ 入圍複賽
111 年度 TBSA全國大專創新企劃競賽 – 文化與文創行銷企劃組 全國佳作
113 年度 台灣癲癇醫學會-「關懷癲癇」徵文比賽 成人組佳作
113 年度 桃園AI科技導入客語創新競賽 - 技術實作組 全國前十強

這邊是我高中至大學的所有得獎的競賽紀錄,也許是我大學身心狀況不佳的關係,抑或者大學已不是那個讓我一個人單打獨鬥也能撐下去的環境了,高中得獎的競賽比大學多的多。因此我後來花了不少時間在額外的Side Project跟創業項目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最後一項,打進桃園AI客家黑克松的產品是我的大學畢業專題,還好有做這個計畫,不然就會少了很多機遇。

我深知自己不是天才型的學生,無論是經歷還是能力,都有很多人比我更強,但也因為如此,讓我的大學生活多了一番風采,也比別人多出了不少不一樣的經驗。在發起各種Side Project的過程中,我發現到有很多學生其實是保有著一顆努力追求理想的心。

編:先寫到這裡好了,現在時間是2025/08/09的早上06:17 此時的康康,剛寫完U生活通的前端介面,也剛開完綠洲的會。是時候該去吃早餐了。

發現忘記附上 我這屆元智招生的圖文,放在這邊,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本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

本文標題:元智資傳碩 研究所考試入學心得

文章作者:Hao-Hsiung Kang 康皓雄

發布時間:2025年08月09日 - 05:28

最後更新:2025年08月09日 - 06:23

原始連結:https://blog.hhk.one/grad-exam-yzuic/

許可協議: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 4.0 國際 轉載請保留連結並註明作者。

歡迎關注我的其它發布渠道